Home ›
延陵王─季札公史略
泰伯,仲雍二公創立的吳國,經過二十代王君主近六百年的經營,到了吳王壽夢一代,國家已日瑧強盛,疆域從立國之初的無錫,蘇州一帶,擴大到現在的江蘇全省,浙江北部,安徽全境,江西北部及山東南部。壽夢有四子,長子諸樊,次子余祭,三子余昧,四子季札。四個兒子中,唯四子季札最有才華,且仁義禮讓,四德俱全,深受父親壽夢的寵愛,也為兄長們所愛戴。壽夢也像當年乃祖周太王對季歷,姫昌一樣,欲傳賢不傳嫡,且三位兄長也一致贊同父親的做法,怎奈季札推而不受。出於無奈,壽夢卒後衹得由長子諸樊繼承,但他并不即位稱王,衹權攝行事當國,越年諸樊除喪,同其他二位兄弟商量,决定讓位給季札,季札仍然不受,棄室而耕,諸樊不得已繼位,并决定改傳統的父終子繼的舊法為兄終弟繼制。
諸樊繼位後,不畏鬼神,但求速死,在攻打巢國時,輕死冒進,中箭身亡,臨終之前仰天大笑,並遺命二弟:“必以國及季札”。此後,余祭,余昧相繼即位,都像兄長一樣,輕生樂死,余昧臨終前遺命傳位於季札,以了却父子四人的夙願。季札痛哭流涕,愧不敢當,再次違命,逃到延陵鄉下。吳國無法,衹得將季札所居之延陵一帶(今常州)賜封他作為采邑,時人稱他為延陵季子,延陵便成為後世吳氏的郡望。今江蘇省丹陽縣,現仍有延陵鎮。後世史學家把季札公定為中國道德發展史上的第三個程碑。
之後,季札公一直隱居延陵鄉下,揮鋤耕禾,卒後葬在申港。孔子親書其墓碑:“嗚呼有吳延陵君子之墓。“成為中國有史以來文字最短的墓碑記。
史稱十字碑,唐代宗李豫追封為延陵侯,宋寧宗加封為延陵王,敕建嘉賢廟,命有司在季札公逝世之日四月十三曰致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