晉江靈水吳氏

       晉江靈水吳氏是泉南一大望族,也是福建省著名僑鄉之一。地處晉江南部,現有在鄉人口七千多人,其中吳氏人口約占90%,古稱『靈水三鄉』。即:前鄉村、后鄉村、曾林村,還有橋內(加溜)、田厝兩個小村。靈水背靠靈源山風景區,山上有千年古剎靈源寺面向麒麟山和五裏埔經濟開發區。福泉厦公路橫貫而過。真可謂山川秀麗、交通便捷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靈水吳氏是季札之后,元末有吳懶翁者,遷來晉江五都靈水鄉居住,于明代繁衍成為當地大姓。與靈水吳氏發祥的同時,閩南有不少吳氏支派,如『福賜公之漳州鎮海為祖,而代毓顯人;士銘公在南安黃龍為祖,而稱列右族;恭德公在龜湖仙錦為祖,而衍支逾茂;下浯以貴生為祖;圍頭以公名滿著為祖;城東觀下以公名敬者為祖』。只因上世經歷戰亂,舊譜散逸,靈水吳氏對于祖宗傳承脉絡已不可盡知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明嘉靖四十年(1561年)修《靈水吳氏族譜》,族人吳從憲作《延陵譜序》,叙其支派玲:《按吾譜舊稿,有世祖、應祖者,兄弟殷富,自光州固始從王審知人閩,寄迹南臺、興化府塘下,再徙泉州晉江龜湖象泮加埭。其他七星山蘇木之祥,舊傳為蓮葉出水,遂永卜居焉。此吳氏祖也。傳至始祖懶翁,慕靈源山水之勝,復自象泮徙居靈水……』》主修《靈水吳氏族譜》的吳希澄則認為:『閩之吳來自光州固始,又閩之通姓。予家長史公始之閩長樂來,居泉之東門,公在元仕為長史,諱鑑,字明之,號虛白,墓在靈水墓庵山正中』。其由東門遷來之說又與象泮徙居之說有异。

        吳從憲之子吳可承于明萬歷年間重修族譜,他曾到江西、福建各地調查家族源流,認為吳氏來自光州固始的說法不可靠,而是遷自四川。『自黃帝而下二十六世至泰伯,四十五世至季札,九十五世至蜀宣公(宣公行一,字守德,以蜀主孟知祥封駙馬宣城公,公懼禍不測,與夫人孟氏揭家自蜀閬中縣蘭登穀遷江南,居撫州石井,復遷南禮祝家山金鬥窠。)公長子綸,生十二子,其第十寶公方自南豐折入邵武府建寧縣。』,而后傳建寧、長樂吳氏,再輾轉徙居晉江靈水。

 

        因祖輩事藐遠難稽,靈水吳氏就秉取『譜其所可知,闕其所知不知』的態度,將肇基始祖懶翁列為一世祖。懶翁(13251387),名性,字志仲,元時居泉州東門,晚年携孫溫明(1375-1443)移居靈源山(又稱大鵬山)下,闢地葺草舍居住,其時山下居民鮮少,有柯、東、方、李四姓同居住,山木蒙密,山虎為患,懶翁作《誚虎文》以祭山神,痛言:『吾念鄉間,久不寧謐,鏖戰之后,郡縣蕭索,百萬餒鬼,啾啾壞壁……』求山神『備聞斯義,孑鲅亟行并逐,毋或曲庇』。后虎果盡去,不復為患。鄉人敬服,稱他為『東門先生』。

       靈水一帶山色雖佳,奈土地瘠薄,吳氏傳裔有從事農耕的,有從事海運貿易的。明初徵科嚴苛,人多逃亡,也有人借航海之便逃亡臺灣。如四世吳孜(1420-1498),『在靈水,東皋(江蘇如皋)兩處建家,兩處傳衍』;吳敏(1433-1509),『衍傳漳州海澄梧貫鄉』,應為行船經商者。五世吳惠(1438-1487),衍傳臺灣,妻黃氏號順簡(1446-1529),『卒葬臺灣雲天山』。黃氏是晉江族譜中記錄的最旱往臺灣的女性。六世吳鑒(1465-1529),早年帶其三弟吳鎰往臺灣。吳鑒居嘉義縣劉厝莊,吳鎰居草湖莊。吳鑒晚年回家鄉,在靈源山上設霽雲書院,教授子孫,栽培了不少人才。

        靈水吳氏七世吳希澄(1491-1573),字克靜,號泉濱,于明正德十一年(1516)中舉人,授廣東惠州府長樂縣知縣,是吳氏首中科舉者。《晉江縣志宦績》記他:『勸農桑,廣積儲,雖早不害。民以情訴者進見無時,虛心曉譬,曲直咸平。以忤監司意,歸隱靈源山下。』族譜記他:『壯年得官,即袖手以退,自力食于田。力衰,習古醫方,翩翻歲月,不復知有人世矣。』王慎中曾贈詩日:『家在深山非避秦,相聚正值桃花春;近看道氣眉間异,暗接心 期語下親。 』

 

          八世吳從憲(1522-1581),字惟時,號鵬峰,明嘉靖三十四年(1555)中舉人,四十一年(1562)中進士,初授行人,擢監察禦史,巡監浙江,巡按山東、浙江,出為江西副史、浙江參政。在任時『抑奸殖良,興廢去蠹,民史懷畏』,巡按浙江時,冢宰張瀚授意從憲舉其子鄉薦,從憲不應,因此得罪張瀚,遂外轉,從憲寬洪有雅量,為禦史不作氣矜張,中懷 耿介。嘉靖末年,有晉江縣令以禦倭之后軍餉,不充為由,擬加征鹽户錢 糧充餉,吳從憲言諸當道,悉免不行。一時鹽户皆感其德。

 

         九世吳可遠(1545-1594),字以毅,號近峰,從憲次子,授遼東司都事塞外參軍,曾奉命出使高麗,高麗王魄遺數千金,毫無所受。萬歷二十一年轉保定別駕,卒于官。

 

        吳可官(1552-1629),字以能,號葵雲,從憲三子,任官粵右,署昭平邑,萬歷三十四年(1606)轉襄陽參軍。諸子孫隨任人籍在襄陽穀城縣。

         十世吳淳夫(?-1629),字復東,號猶三,萬歷三十八年(1610)進士,官至太子太傅工部尚書,因依附魏忠賢被列入,『逆案』,奪職歸家。病死原籍,葬靈源山,墓地尚存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值得宣揚的是,靈水吳氏與番薯在閩南的引種傳播有密切關係。該族明代從事商貿海運者多有其人,如七世天叙,字克譜,譜記其『卒于商舶,年僅二十有八,生卒莫詳。』八世際陽(1536-1589),字惟建,譜記其『練事明達,長于籌算… …偕其長子三同航海吳越間,為什一計』。九世可鼎(1551-1599),字以調,號逢源,『慕蘇坑內山水幽勝,與堂叔玉山公共卜居焉,離祖屋裏許,種果樹數百株… …晚得朱薯(番薯)一種,教人種植。今閩中處處有之,迄今飽其利,等若五穀,其功澤甚多。』首現引種番薯,傳播閩南。后用閩南傳播全國,其功厥偉。清末民初,靈水吳氏又以腌制『靈水菜脯』外銷而揚名東南亞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自懶翁肇基靈水,600余年來吳氏傳衍蕃盛。嘉靖年間修譜,遂定自八世起,通族取定『諱行』為:『隆基垂裕,錫我鴻祉,宜體高恩,永昭徽美。』與其相對的『字行』為『懋德慎修,陶成瑞器,奇琛特達,龍文寶貴。』現已傳至二十四、五世。 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 靈水有五個自然村,計有吳姓千余人。又歷來隨着族人仕宦、經商,遷傳衍廣東、廣西、湖南 、湖北、江西、四川、浙江、安徽,福建省內福州、泉州、漳州、南安及晉江本市東埔、庵上等村。僑居海外的遍及東南亞、美國、加拿大、以僑居印尼者最多。今海內外傳裔已達數萬人。靈水吳氏遷臺者亦甚多。除上述靈水吳氏五、六世于明中期過臺灣的記錄外,族人吳文啟近年還廣搜尚存的各房譜牒,整理出《晉江市靈水吳氏衍傳臺灣情況表》一份。綜合各房記錄,十一世往臺灣的有吳啟峻等4人,十二世往臺的有吳廷异等6人,十三世往臺的有吳士建等48人,十五世往臺的有吳世典等86人,十六世往臺的有吳隆願等73人,十七世往臺的有吳基宣等32人,十八世往臺的有吳垂基等6人。吳氏族人渡臺的活動自清康熙年間至光緒年間沒有間斷過,而且多數聚居嘉義縣草湖莊、劉厝莊。往臺的族親經常回鄉探視謁祖,捐資修建大小宗祠祖厝,直至日本占據臺灣之后,兩岸關係被迫中斷。而彼得居住臺灣的靈水族裔已逾萬人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靈水吳氏現有大宗祠1座,小宗祠7座。其大宗祠吳氏家廟始建于明嘉靖四十年(1561),是在吳氏始祖懶翁祖宇基地上興鰡的。相傳懶翁素習青襄之秘術,善識風水。遷居郡南時,曾踏勘多處,觀其山龍,察其他氣,試泉水之輕重、清濁、氣味,尋求福地。因賞識靈源山水之秀,泉水甘香,令飲者神清氣爽,且每瓢重于別處一兩有余,故擇此地居往。到則為文驅除虎患,得鄉人敬慕。有李姓者,巨富數萬,欲分給居宅財產,懶翁固辭不受,只求其菜地一蚯,構築茅屋安身。此地 坐落靈源山東南側,靠近靈水源頭,前有平地開闊肥沃,正是一處風水寶地。 六世吳鎰,人稱『地中仙』,對此祖居極為推重,以為是福澤之區,龍脉結穴,建議起建祠堂,而體制『不宜過高,過高則盡陽;又不宜過大,過大則傷神;門前最忌壅蔽。』于是族人據其建議在此地建成三開間二落祠堂一座,奉祀懶翁及以下列祖。祠堂幾經重修,1986年海內外族人又鳩資按原貌進行重修。祠堂坐西北,面東南,傍依靈源山,遥望石井江。門前有三級臺地依次築埕,視野開闊。一對旗杆竪立在第三級埕前。雖然祠堂是三開間建築,却有氣勢:臺基甚高,門前列五級臺階。中間特別開寬而左右次間略窄,凹壽前石柱鎸聯,『獨麟獻瑞于側,雙鳳呈祥在前。』點明祠堂的風水佳地。大門挂木聯 :『周至德裔,明長史家。』門簪刻為龍首突出,托着紅漆萬子花紋為底的匾額,上書金字『吳氏家廟』。門側木雕寶瓶夔龍窗,下安着一米多高的麒麟堵石,凹壽兩邊用青石綫雕『四聘圖』、『梅竹圖』的對看 堵,皆顯得古色古香,與眾不同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祠堂內部結構也是門廳,天井開闊而兩廡較窄。廳前廊安卷棚頂,作為拜亭,中廳地面比拜亭升高一級。廳柱、廊柱皆用粗大杉木,黑漆柱面,上書金字聯對。如:『壺水鍾靈花邑開氣運,源山挺瑞绣斧破天荒。』『譜世家太史曾推第一:鍾靈氣瑞文上灼魁三。』『峰峙大鵬,蔚起人材鍾瑞氣;筆驅猛虎,保存民物著雄文。』皆古代文人撰寫。祖宗龕前,粱枋之間挂滿『大理寺卿』、『三廟禦史』、『太傅尚書』、『監察禦史』、『四代一品』、『粵海金湯』之類金字匾。廳粱中還縣挂着一副吳氏始祖季札的綢緞绣像,并绣有對聯:『志异征誅三讓兩家天下,功同開闢一杯萬古江南。』橫批是『世家第一』。近年泉南各村吳氏輪流祭祀始祖季札,1988年,『延陵始祖誕辰2574周年戊寅泉南紀念會』就在靈水村吳氏家廟中舉行。

 

        靈水吳氏衍傳歷史悠久,自始祖懶翁公徙居靈水后,六百多年來派裔繁盛。除分居晉江各鄉鎮外還外遷省內各市縣及全國各地包括臺港澳地區。另有部分旅居于美國、澳大利亞、加拿大、以及東南亞各國,印尼占大部分,共約12000多人。現已衍傳海內外數萬人計。而這些旅外僑親雖遠離故土,却心系家鄉,飽懷爰鄉之心,為家鄉的教育、公益事業作出了貢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