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吳氏淵源

        吳氏一族,源于姬姓,是中華民族公認的始祖黃帝的正宗嫡傳後裔。據史記載,黃帝本姓公孫,因長期居住在姬水流域,後改以姬為姓。黃帝因造車,所以也稱為軒轅氏。相傳黃帝娶了四位賢淑的妻子,生了25個兒子,其中得姓者14子,其後分14支部隊。黃帝正妻螺祖所生的兩個兒子玄囂,昌意繼承了黃帝的本姓姬,吳姓就是從玄囂一支發派衍亢遞而來的。玄囂的第四代孫高辛氏帝譽做了當時部落聯盟的首領,他娶有邰氏之女美嫄為正  妻,美嫄是周族的母系祖先。美嫄之子周棄,諳熟農耕,喜好種植莊稼,被舜帝任命為掌管農時的八稷官,因而史籍稱其為後稷,被中華民族尊為農  神。終夏之世周棄子孫世為夏代農官。傳至不窋之時,正值夏代末年,政局混亂,周族首領不宙不再做夏農官,他率領部族遷徙到了戒,狄等少數民族居住的西北地區。周族生活在戒,狄之間,經常受其騷擾。從不窋到古公亶父十餘代,周部落一直在不斷地奔竄,遷徙之中。但他們仍能父子相承,世系保持不亂。公劉時期,周部落為躲避戒,狄的侵擾,又舉族遷居到豳地(今陝西彬縣一帶)。豳地土地肥沃,周人在這裏恢復了祖先的農耕傳統。農業得到發展,百姓生活富足。周族在首領公劉的領導下開始了復興。公劉下傳數代到古公亶父時,中原已進入殷商時期。這時周人又受到戒,狄的侵  擾,在古公亶父率領下被迫離開豳地繼續遷徙。周人一路南遷,他們爬過梁山,度過漆水,沮水,到達岐山下的周原(今陝西岐山縣一帶)。周原可謂周人居住這裏地祖地,這裏土地肥沃,適合多種莊稼生長。古公亶父一改周人沾梁上的戒,狄游牧民族生活習慣,建立城市和村莊,讓族眾過定居的生  活,并在周人氏族制度的基礎上設置了官職,建立了近似國家職能的行政管理制度。周人,周族的稱呼就是因為古公亶父及其部落的定居周原而來。古公亶父是周人的一位重要首領,他發揚光大了周人數代奮鬥的事業,為周人取代商建立周王國打下來初步的基礎。後世周文王稱其為太王。周人自古公亶父始進入來穩定發展時期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古公亶父有三子,長子泰伯,次子仲雍,三子季歷,全都非常賢能。其三子季歷娶殷商摯仲氏之女太任為妻,太任和文王之妻太姒在我國古代被公認為賢婦人,為周族的興盛起過重大作用。太任為周族生下昌,昌即是為周滅商打下雄厚基礎的周文王。相傳這三個兄弟間還有一段讓賢的佳話。據說,太王的小兒子季歷頗有才幹,生一子姬昌,出世時,有聖瑞出現,且姬昌天庭飽滿,聰明異常,有神童之稱。古公對其寵愛有加,曾傳言日:『我世當有興者,其在昌乎?』如果按傳統,王位衹能由長子泰伯繼承。 古公因此內心矛盾,身為長子的泰伯未來不讓父親為難。便自動讓賢,和二弟仲雍一起由岐山出亡到勾吳(今陝西縣隴縣的吳山)。這樣季歷才被立為太子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不久,古公亶父病逝。臨終時為了照顧傳統,遺囑要季歷讓位給泰伯。泰伯、仲雍聽到父親病故趕回奔喪。季歷遵照父命要讓位給泰伯,泰伯堅 辭,季歷不依。泰伯、仲雍帶全家人南逃于荊蠻(周人敵視楚國的稱呼)的今江蘇無錫一帶,并且紋身斷髮,以表讓位于季歷的决心。後來果然又主動放棄來兩次繼承王位的機會。這便是歷史上着名的『泰伯讓王』的故事。孔子曾拍案說:『泰伯,真可謂至德也已矣!三以天下讓,民無得而稱也。

 

       季歷繼承王位,姬昌承襲,是為西伯王(即周文王)。姬昌遵後稷公劉之業,則古公,公季之法,篤仁,敬老,慈少,禮賢下士,稱德累善,一時諸侯,大夫皆往歸之,周國自此勃興。後子姬發即位,是為武王。

 

       周武王克商後,找到了仲雍的三世孫周章,把他封在吳地(都城在姑蘇)為諸侯,國號改稱為吳,并追封泰伯為吳伯。公元前473年,吳國被滅後,其子孫便以國為氏,稱吳氏。可見,吳姓漢族的第一世始祖應當是周代的泰伯。但泰伯無子,他衹是吳姓開姓始祖,其弟仲雍才是傳代始祖。

 

       《元和姓纂》記載:『周太王子泰伯,仲雍封吳,後為越所滅,子孫以國為氏。』《通志》、《史記》及《吳泰伯世家》、《丹陽吳氏族譜》等也有同樣的記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