晉江磁竈吳氏

         磁竈,閩南著名的古老瓷都,地處文化名城泉州西南郊,現轄屬于晉江市。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,依山傍水,丘陵環抱,山巒重叠起优,素有五塢十八曲之美稱。九十九條溪水緩緩東流至此,匯集成成清澈透亮的梅溪。這裏歷代生息着一大姓望族──梅溪吳氏。區域內現有梅溪吳氏宗親人口達三萬多,集中分布于梅溪西岸的磁竈、下官,嶺畔、下竈、大浦、三吳六個相毗的行政村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磁竈吳氏祀奉先舉公為開世祖先舉,宋末元初人,『三十七致仕,府君追號先舉』,其后裔又稱為『三十七翁』。先舉于宋末擇居磁竈,歷世繁  衍,人丁興旺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磁竈吳氏宗祠于明景泰年間由五世宣齋、淳齋昆仲創建。清光緒三十四年(1908)由二十世慶文等人發起重修。最近一次重修于1985年告竣。修葺一新的宗祠雍容古雅,巍然壯觀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梅溪吳氏素有親仁積善、勇于進取之美譽,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云磁竈人勤奮開拓、奮勇拼搏。這裏世代以陶瓷為主業,到宋代,盛極一時,陶瓷產品暢銷海內外,盛名遠播,故又有『磁竈吳』之稱。梅溪吳氏生產陶瓷的歷史可以追溯至一千七百多年前,晉武帝泰始元年(265),這裏就開始了陶瓷生產。在吳氏進入磁竈后,陶瓷業得到飛速發展,陶瓷工藝精益求精。到了宋代,磁竈己穩穩地確立了中國沿海瓷都的地位。唐宋元明清朝代,隨着『海上絲綢之路』的起點泉州剌桐港的興盛,磁竈的陶瓷產品源源不斷地運銷日本,朝鮮、緬甸、泰國、巴基斯坦及肯尼亞等十幾個國家,在海內外享有盛譽。新中國成立后,磁竈在經濟、科技、教育、衛生等方面不斷取得進步,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十多年間,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經濟以陶瓷為龍頭產業,推動了各種行業的齊頭發展,被評為『福建經濟百強村』。

 

        海外宗親是梅溪吳氏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。梅溪吳氏在外的宗親主要分布在福建、廣東、香港、澳門、臺灣及旅居菲律濱、印度尼西亞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等地,總人口5000多人,菲律濱設磁竈梅溪吳氏同鄉會。歷年來僑親回鄉頻繁,隨着祖國的強盛,更加激發了僑親愛國愛鄉的熱情。他們紛紛捐資家鄉公益,同時也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,積極參與國內經濟建設,投資家鄉辦企業,形成了海內外宗親共建家鄉的熱情。

 

         2004年12月通過省三級達標中學驗收的磁竈中學,正是在梅溪吳氏鄉親的共同努力不發展起來的。磁竈中學始創于1969年秋,當時附設于磁竈中心小學辦學。1973年春,磁竈梅溪鄉眾自發集資。于鐘山鄉賢捐建一座平樓及六間教室。學校隨即遷入新址,定校名為『磁竈中學分校』。由此,梅溪鄉便有了一所現代化中學的雛形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磁竈鎮梅溪鄉旅外僑親,素來重教懷鄉。他們心系桑梓,情傾教育。1980年,以吳國森先生為會長的旅外梅溪同鄉偺諸僑親慷慨解囊,先后匯集20多萬元,捐資建校,造福桑梓,振興教育。隨即推與僑親吳家釵、吳聲構

 

、吳聲池、吳孝池先生,建築工程師吳麗書小姐一行回國磋商建校事宜。經梅溪校董會董事長吳慶開、副董事長吳家沐諸先生之大力發動,磁竈的群聚無償獻出土地40余畝,梅溪群眾捐資獻工,力建校校園。經過梅溪國內外鄉親四年的通力協作,設計新穎、頗具中西特色的四層教學樓(共32間教室)終于于1984年落成。

 

        為了進一步推動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,營造更加美好的教育學習環境,提高教育質量和學子素質,梅溪各界鄉親繼續熱情捐獻教育事業。同年10月,僑親吳家釵、吳家悅昆仲自發捐資設立了『磁竈中學體育基金』。1985年8月,僑親吳國森先生自發捐資,設立『吳家弁先生獎學基金』。1985年11月,吳民生,吳柏生昆仲捐資設立『吳家略先生教學基金』。1994年秋,在旅外僑親、校董會偕諸鄉賢的努力下,一座五層綜合大樓又于『飛錢古地』校園內拔地而起。1995年3月,旅外梅溪僑親再度慷慨捐資55萬元,興建。『教師宿舍樓』一幢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1997年春,梅溪僑親再次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捐資辦學熱潮。旅外僑親吳國森先生捐建綜合實驗樓、學生食堂、學生宿舍樓和教師宿舍樓,其計300萬元。吳志誠家族則捐資100萬元興建了一幢教學樓和運動場。旅港同胞吳少康家族捐資100萬元興建了一幢教研樓和辦公樓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 正是在梅溪眾鄉賢愛鄉重教精神的激勵下,在他們無徵不至的關懷與幫助下,磁竈中學的師生們繼往開來,奮發進取,勇攀教育事業的高峰。『功夫不負有心人』,1998年,學校升格為完全中學,并于同年秋季開始招收高中學生。而今,已是省三級達標中學的磁竈中學,正以嶄新的面貌、宏大的規模、現代化的氣息、一流的教學水平向世人昭示它的生生不息、繼往開來的奮鬥英姿……